导语
俗话说“养花先养根”,根系的健康与否将直接影响植物的生长状况,根系发达就能吸收更多的养分,能够帮助植物更好的生长。
对于多肉植物来说这句话更是适用,新手花友们因为不懂得养护很容易就会导致浇水过多造成根系腐烂,最后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它们死去,要是能多了解一些养护经验就不会走这么大的弯路了。
多肉根系。
新手花友们总是害怕多肉浇水过多,最后导致根系腐烂,其实这是因为他们不了解多肉植物。
多肉植物的生长习性就是在干旱环境中生长,所以它们适应了这种相对缺乏水分的环境,所以浇水频率不需要太高。
但是新手花友们往往是传统的花友,他们之前养的花多数都是需要充足水分的,所以他们将这种经验带到了多肉植物的养护中,导致了很多多肉植物都因为浇水过多导致了根系腐烂。
其实多肉植物相对其他植物来说除了缺水以外根系的生长环境相对也很重要。

因为它们的根系和茎干的结合比较粗糙,所以在吸收水分的时候不需要太多水分,也不会像其他植物一样通过茎干将水分输送到其他部位进行利用,因此多肉植物的根系就相对粗糙且发达。
但是对于多肉植物来说,保持一定湿度就足够了,过多的水分反而会导致根系腐烂。

误区一。
认为多肉只需少量水。
其实这并不对,多肉植物本身是有着一定水分储存能力的,它们的叶片、茎干等部位都可以储存一定量的水分,因此它们并不需要太频繁的浇水。
这也就是很多新手花友为什么总是会把多肉植物浇死的原因之一。
因为他们之前养的植物都是需要充足水分的,所以他们将这种经验带到了多肉植物的养护中,导致了很多多肉植物都因为浇水过多导致了根系腐烂。
其实多肉植物相对其他植物来说需要浇水频率较低,每周浇水一次到两次就足够了。
当然,这也要看具体情况而定,如果环境比较潮湿,那么每两周一次也可以。
反之,如果环境比较干燥,那么每周一次就足够了。

误区二。
水分过多是造成烂根唯一原因。
这也是不对的,水分过多只是造成烂根的一种原因,还有很多其他原因也会导致烂根。
比如土壤透气性不好、温度过高或者过低、光照不足等,都有可能造成烂根。
首先,土壤透气性是很重要的。
多肉植物需要的是透气性较好的土壤,这样才能让根系更好的呼吸。
如果土壤透气性不好,就会造成根系缺氧,从而导致烂根。

其次,温度也是很重要的。
多肉植物适合的温度范围是在18°C到25°C之间。
如果温度过高或者过低,都有可能造成烂根。
比如在冬天,如果温度过低,多肉植物就会进入休眠状态,此时就需要减少浇水频率,避免水分过多造成烂根。

最后,光照也是很重要的。
多肉植物需要充足的光照,但是也不能暴晒,如果长时间暴晒就会造成叶片干枯,从而导致浇水不足,最终造成烂根。
因此,新手花友要注意观察自己的多肉植物,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合理浇水。
掌握浇水时机是养好多肉的关键所在,随着季节变化要调整浇水频率、浇水量和浇水时间。
适时适量地为多肉提供水分,有助于促进根系生长和增强抗逆性。
确定适宜浇水频率:
每种植物对水分需求不同,新手花友常常在春秋季节浇水过于频繁,造成根系腐烂。
要根据观察植物状态来判断,当茎干变软或叶片出现萎蔫时再进行浇水。
掌握浇水量:
浇水量需与花盆大小相匹配,新手往往一次性浇太多,导致积水根烂。
应逐渐摸索,确保盆底排水孔有少量水流出即可,不用担心浇少会缺水。
选择合适浇水时间:
早晨或傍晚是浇水最佳时机,中午浇水易造成灼伤叶片和吸收不良,可间接促进根系生长。
此外,夏季高温时适当减少浇水频率,防止因蒸发过快造成缺水现象。

解决烂根问题。
如果发现根系烂了,首先要将植株取出花盆,将腐烂的根系剪掉,然后将植株晾干一两天,最后重新上盆。
注意扦插时选择透气性好的土壤,最好是沙土,尽量不要盆土密度过大,不利于根系生长。
其他养护。
土壤选择:
多肉植物需要使用排水透气性好的土壤,建议使用沙质土壤,可以通过混合粗砂、珍珠岩、蛭石等改良基质,提高土壤透气性和排水性能。
温度控制:
大部分多肉植物适合生长在20-30℃的环境中,冬季注意防寒保暖。
夏季高温时,可以适当通风并使用遮阳措施,降低植株蒸腾作用,保持适宜湿度。
光照管理:
新手花友通常会给多肉植物提供过多或过少光照。
大多数多肉植物需要充足阳光照射,每天至少6小时阳光照射时间,但也要避免午后强光直射导致叶片烧焦。

病虫害防治:
关注多肉植物是否出现病虫害,并及时处理。
定期检查叶片表面和背面的虫害情况,发现蚧壳虫等害虫时可用肥皂水喷洒消灭。

结语
总之,养好多肉植物需要把握好浇水时间、量、频率,并注意土壤选择、温度控制、光照管理及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问题,这样才能使多肉植物健康美丽地生长。只有全面了解了多肉植物的需求,新手花友才能更好地养出健康美丽的多肉植物。